找到相关内容33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金铜佛造像特展精品介绍(四)

    以及衣褶作形式化紧密平行细线的安排,甚至于佛与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的锥状发髻 ,数层堆栈,呈宝塔状,都是十二世纪吉蔑造像典型的特色。  金刚萨埵菩萨坐像  柬埔寨  公元十二世纪  高三六?九公分  金刚...,无衣纹刻划,这些特征直接继承华富里的吉蔑美术传统。全作身体结构形式化,双肩和僧衣衣缘形成一长方形,为典型乌通风格的作品。  乌通风格是指先大城(Pre-Ayuttha-ya)期与大城初期的造像风格,...

    李玉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5070833.html
  • 人的本质需求与原始宗教的价值源发意义

    使人司空见惯。这种实体性功能在宗教价值意识尚独占鳌头时(比如宗教兴起的初期)只是必要形式,但一旦意识的内容被形式化的宗教事物所贬斥而成为精神空壳时,形式化就会借助于这种社会实体性而膨胀起来,最终成为价值...

    胡建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54892072.html
  • CNKI收录的因明论文综述(一)

    AAA式吗?》中说:“逻辑发源于希腊、中国、印度、形成鼎足面三之势。亚里士多德创立了三段论,并且整理成一、二、三格,后人又补充了第四格,使三段论成为四格64式。中国古代逻辑没有亚氏逻辑形式化程度高,但在...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明三支论式是以论辩为目的,它的三支不局限于大词、中词、小词的形式化,而亚氏三段论是形式化的演绎逻辑,它是以符合逻辑规则,由前提蕴涵结论。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崔清田在《试析《墨辩...

    刘邦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52038325.html
  • 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

    便是基于这个理由。然而在整理、研究阿含经的阶段时,却将之形式化与通俗化,例如在解释教理性的语句时采用“阿毗达磨式的定义”,这并不是因应各种高低根机对象的佛说教法,而是对同一语句采取固定的制式说明。  ...而成为阿毗达磨式与具体事相上的通俗性说明而已。  这种形式化、通俗性研究的制式化,就是所谓阿毗达磨论书的成立,而且继这种研究之后,更进一步经过初、中、后期三阶段发展,耗费二百年左右的时间才完成了论藏。...

    水野弘元 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60662302.html
  • 禅宗与文人画(3)

    形式化,也就是佛教“四谛观”、“十二因缘观”、“四念处观”、“四无量观”乃至其他一切说法。然而,即便是有了佛陀内证的形式化说法,而每个人的开悟,却还须自己去体验,每个人的体验,永远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是可以用言语、文字所能清楚表述的。这也是佛陀说法的两难困境,也是每一个企望修成正果的教徒的两难困境。普遍形式化的理论说法,仍不能解决禅观内证的体验,它只为修行提供了方法与路径。因而,师徒之间的传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75964956.html
  • 中国人的“关系—信仰”模式

    中国人的行为、中国社会运作的“关系取向”。   研究发现,中国人的“关系”概念具有下述三个特点:其一,与角色规范的伦理联系,关系的角色形式化与关系决定论是关系的一大特征,以社会身份或亲缘身份来界定自己...的形式化,实际上就是以神或人的关系的角色化来予以落实,并将关系中这种双向两造的角色行为加以一定程度的制度化。这样,既是名分的给予,也是角色间具体而简要的标识,使角色的分化更明确,使角色的内涵更坚实。...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022085454.html
  • 佛教价值对华人文化之启示

    ,未必能如义去进行。因此有的使其意义渐渐失去,而不知为何而有此仪式,有的则使它变质或使之繁琐化。   当一个仪式流于繁琐或形式化,往往表示此仪式的生命已失去。继续的延传并不能表示此一习俗的价值尚存...除了传承其仪式,未必能如义去进行。因此有的使其意义渐渐失去,而不知为何而有此仪式,有的则使它变质或使之繁琐化。   当一个仪式流于繁琐或形式化,往往表示此仪式的生命已失去。继续的延传并不能表示此一...

    马来西亚佛教之研究

    佛教|文化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180020673.html
  • 章太炎的因明研究及其得失

    的。首先,从三者的逻辑学说形式化特点来看,西方古典逻辑学确是建立在严格的演绎推理基础上的,依靠的是词项间的种属关系,但更适合由已知推出未知的推理过程;墨辩逻辑很难用宗因喻进行比附,虽然《墨经》中隐含提到了与之相关的论式思想(故理类),但最终墨家也未能在逻辑形式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它只是在元语言的层次上探讨了逻辑学的基本理论;而我们再看因明,因明从十支论式发展到三支论式,始终围绕着一个重要的问题,...

    章长炳 孙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40638312.html
  • 逻辑学原著选读

    哲学论》已经开始用逻辑清算哲学了。《形式逻辑》到《数学原理》则在逻辑形式化、数学化、精确化方面作出了贡献,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工具论(前384~前322) Organon ...一起,发展极为缓慢。《概念文字》则为逻辑提供了一种可以精确描述包含复杂概念的命题形式和精确表述推理形式的形式语言,这是一种用关系符号补充数学形式语言而构造的逻辑的形式语言,它使逻辑从此走上形式化的道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00038631.html
  • 佛教价值对华人文化之启示

    之繁琐化。   当一个仪式流于繁琐或形式化,往往表示此仪式的生命已失去。继续的延传并不能表示此一习俗的价值尚存在,毋宁说它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形式。   当一个民族或宗教的大部份仪式,已有此状态...都有其因缘意义。但当流传时日久远,传承者除了传承其仪式,未必能如义去进行。因此有的使其意义渐渐失去,而不知为何而有此仪式,有的则使它变质或使之繁琐化。   当一个仪式流于繁琐或形式化,往往表示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32343578.html